不稀有的稀有氣體——氬
發布時間:2022-09-17
氬是一種單質、無色、無臭、無味的稀有氣體,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。氬氣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,但化學性極不活潑,因此它既不能燃燒,也不能助燃,但卻是稀有氣體中在空氣中含量最多的一個。氬氣被廣泛應用到冶金工業中。
氬的發現過程
氬曾經在1785年由英國化學家亨利·卡文迪許(1731—1810)制備出來,但他卻沒發現這是一種新的元素;直到1894年,英國物理學家約翰·威廉·斯特拉斯( 18421919)和蘇格蘭的化學家威廉·萊姆賽才通過實驗確定氬是一種新元素。他們主要是先從空氣樣本中去除氧、二氧化碳、水蒸氣等后得到的氮氣與從氨分解出的氮氣比較,結果發現從氨里分解出的氮氣比從空氣中得到的氮氣輕1.5%。雖然這個差異很小,但是已經大到誤差的范圍之外。所以他們認為空氣中應該含以一種不為人知的新氣體,而那個新氣體就是氬氣。
其實在1882年H.F.紐厄爾和W.N.哈特萊從兩個獨立的實驗中觀測空氣的顏色光譜時,發現光譜中存在已知元素光譜無法解釋的譜線,但并沒有意識到那就是氬氣。
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,氬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,它的符號為Ar
不是很稀有的稀有氣體
氬在地球大氣中的含量以體積計算為0.934%,而以質量計算為1.29%,至于在地殼中可說是完全不含氬,因為氬在自然情況下不與其他化合物反應,而無法形成固態物質。也因為這樣,工業用的氬大多就直接從空氣中提取。主要是用分餾法提取,而像氮、氧、氖、氮、氬等氣體也都是這樣從空氣中提取的。
在火星的大氣中,氬-40以體積計算的話占有1.6%,而氬-36的濃度為5ppm(百萬分之五) ﹔另外1973年水手號計劃的太空探測器飛過水星時,發現它稀薄的大氣中占有70%氬氣,科學家相信這些氬氣是從水星巖石本身的放射性同位素衰變而成的。卡西尼-惠更斯號在土星最大的衛星,也就是泰坦上,也發現少量的氬。
氬穩定的同位素有24種,一般來說穩定的氬—40是由地殼中的鉀―40(40K)經由電子俘獲或正子發射衰變來的。鉀-40以這兩種方式衰變成氬只占所有的11.2%,另外還有88.8%的氬經由鈣-40(40Ca)的β衰變而來。這個特性可以被用來測定巖石的年齡。
在地球大氣中,不穩定的氬-39(39Ar)可經由宇宙射線轟擊氬-40而生成,另外也可以經由鉀-39(39K)的中子俘獲而來。至于氬-37,則可以從(37Ar)核試驗中形成的鈣的人造同位素衰變而來,氬-37的壽命非常短,半衰期只有35天。
20多年兼具卓越的技術與匠心!期待與您共創未來!
電話:0631-8359076
王經理:155-5069-8777 姜經理:135-0891-5258
宋經理:150-9810-9596
地址:威海市文登區世紀大道4號
郵箱:xinshunqiti1@sina.cn
關注晟祥氣體公眾號
掃碼晟祥氣體微信